光大宏观解读11月财政收支数据:收入加快,支出放缓,收支压力逐步缓和
大意
事件:2022年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4.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4.8%11月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增长—12.7%,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长—21.2%
核心观点:
11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继续大幅改善一方面是由于前期递延税款的加速回笼11月份,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31.1%,另一方面来自于在收支压力较大的年份消费税加速入库,连续两个月出现超季节性大幅上涨,支出方面,增速放缓,卫生领域持续高增长挤压基建支出11月份财政基建支出继续为负,基建投资主要依靠政策性金融工具进行扩张
展望未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指导下,2023年,增强财政实力提高效率,中央政府政策空间打开,地方债务压力得到约束和杠杆一方面,增加财政实力,提高效率意味着基调继续积极,赤字率可能上调,另一方面,财政可持续,债务风险可控意味着地方政府杠杆空间有限,新增债务规模难以大幅上升他们将依靠特别国债,政策性金融工具和其他选择来补充基础设施资金
收入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快速修复,消费税连续两个月季节性增长。
11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4.6%,比10月份提高9.0个百分点从收入节奏看,11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度为5.8%,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从结构上看,11月财政收入贡献主要集中在增值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的超季节性增长上,非税收入增速继续放缓
11月土地出让收入降温,导致政府性基金收入降幅扩大11月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2.7%,降幅比上月扩大10个百分点从收入节奏看,11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进度为8.1%,明显低于往年同期进度水平
支出:卫生部门的支出继续高速增长,挤压了基础设施支出。
11月份,财政力度放缓,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为4.8%,比上月回落3.9个百分点从支出节奏看,11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为7.8%,略高于去年同期,基本保持稳定分领域来看,11月财政支出继续向卫生领域倾斜,11月该领域支出增速达到47.4%,基建支出增速继续为负
11月份,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速为—21.2%,降幅比上月扩大3.1个百分点与重大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大幅减少相关,11月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规模仅为455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5774亿元减少5319亿元从支出节奏看,11月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进度为7.3%,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支出进度明显放缓
受政府性基金支出大幅下降拖累,11月广义财政支出增速为—1.1%,狭义财政支出增速为—5.9%,但广义财政支出增速仍高于狭义财政支出,主要与准财政工具中抵押补充贷款净融资额大幅增加有关11月份,抵押补充贷款净融资3675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3875亿元
风险:疫情变化超预期,政策不及预期。
一是财政收支压力逐步缓解。
事件:2022年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4.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4.8%11月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增长—12.7%,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长—21.2%
核心观点:11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继续大幅改善一方面是由于前期递延税款的加速返还11月份,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31.1%,另一方面来自于在收支压力较大的年份消费税加速入库,连续两个月出现超季节性大幅上涨,支出方面,增速放缓,卫生领域持续高增长挤压基建支出11月份财政基建支出继续为负,基建投资主要依靠政策性金融工具进行扩张
展望未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指导下,2023年,增强财政实力提高效率,中央政府政策空间打开,地方债务压力得到约束和杠杆一方面,增加财政实力,提高效率意味着基调继续积极,赤字率可能上调,另一方面,财政可持续,债务风险可控意味着地方政府杠杆空间有限,新增债务规模难以大幅上升他们将依靠特别国债,政策性金融工具和其他选择来补充基础设施资金
总预算:11月财政收入继续上升,主要受增值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推动。
11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4.6%,比10月份提高9.0个百分点从收入节奏看,11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年初预算的5.8%,与近五年同期5.9%的平均水平基本持平
再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明细,11月财政收入贡献主要集中在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的超季节性增长,非税收入增速放缓。
11月份增值税快速修复,消费税季节性增长在增值税层面,伴随着年内退税任务的完成,对增值税的拖累效应有所减弱,增值税收入增速持续恢复11月份,增值税收入增速为17.8%,比上月提高5.6个百分点
消费税作为重要的调节性税种,通常会在收入压力较低的年份后期入库,而在收入压力较大的年份正常入库今年以来,财政收入压力很大所以消费税并没有在年底入库,而是正常入库,以缓解收支缺口10—11月消费税同比超过100%,季节性大幅增长,为财政收入的高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所得税层面,个人所得税保持稳定,企业所得税大幅上涨。十一月
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31.1%,较上月上升18.6个百分点,主要是前期递延税款回笼加快11月份,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3.1%,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
相关的房地产税水平在短暂回升后再次转为负值11月份,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同比下降6.7%,比上月的0.8%下降7.5个百分点,主要受土地增值税拖累11月份,土地增值税同比下降20.2%,降幅比上月扩大19.1个百分点
非税收入层面,11月份非税收入增长7.5%,比上月回落12.1个百分点今年1—11月,全国非税收入累计增长22.2%,特别是6—9月,增速高达30%以上,在税收压力较大时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
政府性基金预算:政府性基金收入降幅有所扩大,收入进度依然缓慢。
11月土地出让收入降温,导致政府性基金收入降幅扩大11月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2.7%
滴
较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其中,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长—25.5%,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长—12.2%,主要是土地出让收入降温11月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增长—13.4%,增幅较上月回落9.6个百分点
从收入节奏看,11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占年初预算的8.1%,明显低于近5年同期11.1%的平均水平,收入进度依然缓慢。
第三,支出端:卫生支出继续挤压其他支出。
一般预算支出:医疗保健支出继续增加,而基础设施支出继续为负。
11月财政实力放缓,中央财政支出降至负值区间11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为4.8%,比上月回落3.9个百分点,其中,中央本级支出增速回落至负值区间,为—3.9%,地方政府支出增速为6.5%,比上月回落3.1个百分点从支出节奏看,11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年初预算的7.8%,略高于近5年同期7.7%的平均水平,支出进度基本保持稳定
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结构来看,11月财政支出继续向卫生领域倾斜,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其他支出具体来看,11月份卫生支出增速为47.4%,较上月的43.6%提高3.9个百分点卫生支出的大幅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基础设施,科技,文化传媒等方面的支出11月份,科技和文化传媒支出增速分别为—13.4%和—11.7%基建方面,11月基建支出增速继续为负,主要受农林水事务和交通支出拖累11月份,上述两项支出增速分别为—5.5%和0.1%,较上月分别回落3.8和7.3个百分点
政府预算支出:专项债券发行接近尾声,支出节奏明显放缓。
11月份,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速为—21.2%,降幅比上月扩大3.1个百分点政府性基金支出一方面与土地出让支出有关,另一方面与专项债务的使用有关在土地收入层面,11月土地收入相关支出增速为—12.2%,降幅比上月收窄10.8个百分点在专项债务层面,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加快专项债务资金的发行和使用是促进政府性基金支出的原因11月份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降幅的扩大,与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大幅减少有关11月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规模仅为455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5774亿元减少5319亿元
从支出节奏看,11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占年初预算的7.3%,明显低于近5年同期9.2%的平均水平,支出进度明显放缓。
四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压力逐步缓解
整体来看,在收入大幅增长和支出放缓的推动下,11月份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压力继续缓解具体来看,11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2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921亿元,财政收支结余—8800亿元,比去年同期的收支结余—10237亿元有所收窄,收支压力有所缓解
今年1—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进度为88.3%,明显低于过去5年同期94.8%的平均水平按照目前的收入进度,很难完成年度收入预算安排一般预算支出累计进度85.1%,低于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
政府性基金层面,收支压力也有所缓解,但难以弥补年内收支缺口11月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995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116亿元,财政结余—212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688亿元有所收窄1—11月,政府性基金收支余额—3.58万亿元,较上年同期—1.60万亿元增加1.98万亿元
今年1—11月,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进度为61.0%,明显低于近5年同期91.8%的平均水平按照目前的进度,很难完成年度收入预算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累计进度69.0%,低于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
动词 广义金融:抵押补充贷款季节性增加。
11月份,广义财政和狭义财政增速双双放缓,但广义财政支出增速继续高于狭义财政支出增速11月广义财政支出增速为—1.1%,狭义财政支出增速为—5.9%,主要受政府性基金支出大幅下降拖累
具体来看,广义和狭义财政支出增速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抵押补充贷款的季节性增加11月份,抵押补充贷款净融资3675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3875亿元
不及物动词风险警告
政策不及预期,疫情一再超预期。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